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博物院藏|高古石刻造像(高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6-04 22:36:37    作者:微世推-張偉    瀏覽次數(shù):247
導(dǎo)讀

山西特殊的歷史地位和自然環(huán)境,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藝術(shù)。從西漢起2000年來,各類石刻作品精彩紛呈。運城征集的漢代圓雕蹲虎,簡練拙樸。大同出土的宋紹祖墓仿木構(gòu)建筑石槨,由百余件雕鑿精細的構(gòu)件拼裝組合而成,是研

山西特殊的歷史地位和自然環(huán)境,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藝術(shù)。從西漢起2000年來,各類石刻

作品精彩紛呈。運城征集的漢代圓雕蹲虎,簡練拙樸。大同出土的宋紹祖墓仿木構(gòu)建筑石槨,由百余件雕鑿精細的構(gòu)件拼裝組合而成,是研究北魏建筑藝術(shù)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太原隋虞弘墓石槨,以其精美的浮雕藝術(shù)和濃郁的異域風(fēng)情,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佛教造像方面,云岡石窟和天龍山石窟早已享譽中外,而更多各種造像隱于鄉(xiāng)間古剎。太原華塔和沁縣南涅水,以及各地出土與征集的歷代石刻與造像,還原了云岡以來佛教藝術(shù)民族化,進而到宋元世俗化的過程。特別是唐代石雕造像,造型優(yōu)雅,豐滿健美,儀態(tài)萬方,“萬物皆備于我”的氣度風(fēng)范,令人心馳神往。宗教本虛幻,藝術(shù)卻真實。千年的風(fēng)霜,難以剝泐空靈的笑容;世道的變遷,豈能磨滅悲憫的情懷?——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石雕柱礎(chǔ) 北魏

通高16.5厘米,底座邊長32厘米,柱孔直徑7厘米。1965年大同市石家寨村太和八年(484年)司馬金龍墓出土。

石雕方硯 北魏

高8.5厘米,長21.2厘米,寬21厘米。1970年大同市南郊出土。

菩薩立像 北魏

高121厘米,寬45厘米,厚16厘米。山西省左權(quán)縣出土。

四面造像石 北魏

高61.5厘米,寬43.5厘米。1959年山西省沁縣南涅水出土。

菩薩立像 東魏

高100厘米,寬54厘米,厚27厘米。2001年山西省榆社縣福祥寺出土。

程哲碑 東魏

高120厘米,寬68厘米,厚25厘米。長治市袁家漏村征集。

菩薩頭像 北齊

通高17厘米,寬13厘米,厚6厘米。1979年山西省昔陽縣靜陽村出土。

菩薩頭像 北齊

通高26厘米,寬21厘米,厚10.5厘米。1979年山西省昔陽縣靜陽村出土。

觀世音菩薩立像 北齊

通高57.5厘米,寬32.3厘米,厚31厘米。山西博物院舊藏。

菩薩頭像 北齊

長36厘米,寬25.5厘米,厚15厘米。1979年山西省昔陽縣靜陽村出土。

佛頭像 北齊

高28.5厘米,寬18厘米,厚18厘米。山西省沁源縣出土。

菩薩頭像 北齊

高35厘米。1959年山西省沁縣南涅水出土。

菩薩頭像 北齊

高35厘米,最寬27厘米,厚24厘米。1954年山西省太原市花塔寺出土。

觀音菩薩五尊像 北齊

高60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

貼金彩繪釋迦坐像 北齊

高40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

釋迦七尊像 北齊

高46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

釋迦頭像 北齊

高33.5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

漢白玉石槨 隋

通高217厘米,通長295厘米,寬220厘米。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開皇十二年(592年)虞弘墓出土。

綠釉菩薩立像 隋

高69.5~70.5厘米。山西省介休市出土。

張世興造觀音立像 隋

通高37厘米,底座寬10厘米。山西省平陸縣出土。

佛五尊像龕 唐

通高25.5厘米,寬17厘米,厚7.5厘米。山西博物院舊藏。

曲德造佛三尊像龕 唐

高33.5厘米,寬12厘米,厚9厘米。山西博物院舊藏。

佛坐像 唐

殘高25.5厘米,寬19厘米,厚20厘米。劉靜山先生捐贈。

佛頭像 唐

高21厘米。1959年山西省沁縣南涅水出土。

佛半身像 唐

高61厘米,寬51厘米,厚25厘米。2005年山西省五臺縣佛光寺出土。

彌勒坐像 唐

高50厘米,底座寬37.5厘米。山西博物院舊藏。

佛坐像 唐

高58厘米,底座直徑33厘米。山西博物院舊藏。

釋迦坐像 唐

通高93厘米,寬45厘米。1982年山西省芮城縣風(fēng)陵渡出土。

菩薩立像 唐

通高114厘米,寬34厘米,厚24厘米。山西省侯馬市出土。

佛立像 唐

高121厘米,寬38厘米,厚20厘米。山西省侯馬市出土。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唐

高57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

菩薩立像 唐

高112厘米。1952年太谷縣白城村征集。

佛坐像 五代

高69.5厘米,寬41厘米,厚25厘米。1957年山西省陽泉市征集。

主題收藏 南涅水石刻

1957年秋,出土于沁縣城北25公里處的南涅水村古寺院遺址中,這批佛教題材的窖藏石刻共有800余件。據(jù)石刻中的銘記,最早年號始自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最晚終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延續(xù)500余年。石刻大多為錐形四面體。每塊石刻四周雕有佛龕、佛像、佛傳故事和各種花卉圖案。每組1、3、5 塊不等,分組可迭置成塔形,十分壯觀。此外,還有個體造像,大的3米余,小的僅有30厘米,是研究北魏至唐宋時期佛教傳播、斷代和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重要實物資料。山西博物院所藏其中部分石刻作品造像精美,雕刻技藝純熟,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審美價值。

造像石 東魏

下寬29,上寬28,高37厘米;造像主尊高23厘米。

造像石東魏

下寬31,上寬29,高37厘米;造像主尊高23厘米。

造像石 東魏

下寬32,上寬29,高37厘米;造像主尊高21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4,上寬30,高34厘米;造像主尊高23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1,上寬29,高32厘米;造像主尊高20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5,上寬33,高39厘米;造像主尊高25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4,上寬31,高40厘米;造像主尊高27.5厘米。

造像石北魏

下寬35,上寬33,高41厘米;造像主尊高23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9,上寬39,高53厘米;造像主尊高29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40,上寬39,高53厘米;造像主尊高26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41,上寬35,高53厘米;造像主尊高25.5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40,上寬39,高46厘米;造像主尊高29.5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39,上寬34,高46厘米;造像主尊高25.5厘米。

造像石 北魏

下寬40,上寬33,高45厘米;造像主尊高28厘米。

造像石 北齊

下寬38,上寬38,高52厘米;造像主尊高36厘米。

造像石 北齊

下寬43,上寬43,高44厘米;造像主尊高27.5厘米。

造像石 北齊

下寬44,上寬44,高44厘米;造像主尊高24.5厘米。

造像石 北齊

下寬36,上寬36,高35厘米;造像主尊高20.5厘米。


 
(文/微世推-張偉)
免責(zé)聲明
本文為微世推-張偉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 微世推-張偉。歡迎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m.jib360.com/news/show-8859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