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夾娃娃機,其實是披著可愛外衣的“收錢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5-23 16:00:50    作者:策劃部-王銳楠    瀏覽次數:167
導讀

孩子們愛玩游戲,但有些游戲是不適合的。在街頭最熱鬧的一角,一位胖嘟嘟小男孩在地上打滾,一邊滾還一邊嚷嚷:“我還要玩,我不要回家……”他的身旁是一排整齊的夾娃娃機(也叫夾公仔機),很多小朋友和年輕人都在

孩子們愛玩游戲,但有些游戲是不適合的。


在街頭最熱鬧的一角,一位胖嘟嘟小男孩在地上打滾,一邊滾還一邊嚷嚷:“我還要玩,我不要回家……”


他的身旁是一排整齊的夾娃娃機(也叫夾公仔機),很多小朋友和年輕人都在玩,他們一個個神情專注,生怕手一抖玩具就掉了。


小男孩的媽媽生氣地沖孩子吼:“都已經玩了20塊了,你夾不到怪誰呢?”


我很想跟那位媽媽說:“要怪媽媽,因為根本就不該讓孩子玩!”


  


這問題我以前曾經提及,最近碰巧也有父母留言,說他的孩子每次看到街上的夾娃娃機都要“撲”上去,怎么勸都不走,有時投了幾十塊錢還要投……我常常給父母們的建議是,讓孩子遠離街上的夾娃娃機,寧愿花錢給孩子買一個玩具,也不要輕易玩。理由如下:


▲ 夾娃娃機,其實是披著可愛外衣的“收錢箱”


有朋友跟我說,去年春節(jié),他家的孩子拿著壓歲錢,一個人在幾臺夾娃娃機前度過了整整一個下午,花掉了上千塊,才夾回了3只毛絨小玩具!如果家長直接帶孩子到玩具店買,也才100多塊錢就能買到3個一模一樣的玩具?!盀槭裁春⒆訒瞿菢拥拇朗??”朋友說到最后有些生氣了,甚至覺得街頭根本不應該存在這樣的玩意。


作為成年人,我們常常很反感有人冒然伸手向我們要錢的嘴臉,其實夾娃娃機與此相差很少,它們僅僅是披著可愛外衣的“收錢箱”。為什么?


  


因為夾娃娃機的抓力大小和抓取概率,都是機器內置的程序控制的:商家如果想讓更多的人玩,會設置夾子大抓力的時間稍長一些,抓取成功的概率高一些;如果玩的人多,商家便可以把夾子大抓力的時間稍短一些,抓取概率便會下降;并且程序還有混合模式,當收取到的幣數到達一定數量時,抓取概率才會提高……總之,一切以人家的盈利為目標,所以孩子玩夾娃娃機的抓取概率,即能不能抓到玩具,是人家早已經設置好的,而對玩娃娃機的孩子來說,往往有“我掌握好技巧就能抓到”的心理假象。


無論對于家長還是孩子來說,已經不是一項純粹的“游戲”了。


▲ 先把孩子吸引到這些機器前,背后存在行為設計學?


假設有一位小朋友,第一次在街頭遭遇夾娃娃機并且被吸引到機器前,一些細節(jié)其實很常見:


驅動1:“媽媽,那邊好熱鬧,我們去看看”


  


當孩子走在街頭,看到前方很多小朋友和大哥哥大姐姐圍在一起,從眾效應先會給孩子帶來了好奇心,“肯定有什么好玩的”;尤其是遠遠地便聽到機器傳出來的悅耳的音樂,以及人群傳出來的熱鬧的歡呼聲,“媽媽,那邊好熱鬧,我們去看看”,從而驅使孩子來到機器面前。


驅動2:“哇,好可愛哦,我也想要”


  


玻璃箱裝著色彩鮮艷、表情可愛的玩具,甚至是孩子愛看的動畫片里的角色,把孩子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住了,“哇,好可愛哦,我也想要”。


驅動3:“一按一推,好簡單啊”


  


到底如何能拿到這些可愛的玩具呢?孩子們便開始旁觀,“一按一推,好簡單啊”,看到簡單的操作步驟,讓孩子有“我也能”的心態(tài);看到有人夾取失敗,甚至還在內心“輕視”別人:“不就是操控按鈕用夾子夾嗎?這個很容易,那位小朋友好笨……”孩子的行動力慢慢在增強,甚至還在沒塞幣之前,就模仿別人在“一推一按”了。


▲逃不掉的心理“陷阱”,為什么孩子會越抓越停不下來?


曾經也有媽媽跟我說,她每次讓哭鬧的孩子玩完,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今天花了40塊,只夾到了一只價值10塊的玩具,如果用40塊,你能買到4個?!彪m然孩子很認真地聽,但下一次遇到夾娃娃機,仍舊阻止不了孩子行動的步伐,“媽媽,我夾一下就好”。


大家一定聽說過斯金納箱,來自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B.F Skinner)的小白鼠實驗。眾所周知,斯金納教會了小白鼠按壓杠桿獲取食物丸,但是后來,“按壓杠桿——獲取一粒食物丸”的“游戲”,已經吸引不了小白鼠了,小白鼠只有在饑餓時才按壓杠桿。


斯金納便把獎勵變成了隨機化,有時小白鼠按壓杠桿沒有出現任何食物丸子,但有時一按壓就掉進來好幾粒,小白鼠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瞬間飆升,它樂瘋了,不停地按壓杠桿,根本難以停止。這便是變換獎勵原則(Variable Rewards),獎勵隨機化,會讓孩子更著迷。


  


類似的心理機制,也發(fā)生在孩子們玩夾娃娃機中。孩子們把幣投進機器后,操控夾子有時抓不到玩具,但有時卻非常輕而易舉地抓取到玩具,并且還一連好幾次都抓取到了!這可把小朋友樂瘋了,變換獎勵原則驅使他們不停地投幣不停地抓……因為孩子每一次抓取到玩具時,孩子大腦的多巴胺分泌增加,孩子感覺到很興奮,興奮感驅使他們繼續(xù)行動,希望抓取更多……


除此之外,興奮中的孩子常常會高度自信,總以為下一次也會這么容易;


倘若一連好幾次都沒有抓中,“扳本”心理也會讓孩子繼續(xù)——“已經投了這么多幣,再投一次說不定就能抓到了”;


當孩子看到別人抓到了玩具,也容易自我欺騙,“別人行,我也行”;


尤其是當孩子有“我差一點點就抓到了”的念頭,孩子也會繼續(xù)……


▲那么,父母們該如何對待這些街頭機器呢?


盡量別讓孩子玩。從一開始便要遠離,倘若一不小心,孩子便被吸引來到這些機器前,無論孩子如何渴望,也別讓孩子輕易嘗試。寧愿給孩子直接買一個玩具,也別讓孩子玩。當孩子投了一兩次幣,發(fā)現沒抓到,這時父母仍舊有“按暫停鍵”的機會,趕緊帶孩子遠離。當孩子得到“食物丸子”,便可能會掉進了被“斯金納箱”操控的“陷阱”。父母們面臨的,便是更多的鬧心,就像本文開頭的那對母子。


因為玩夾娃娃機,其實是你的孩子被機器玩,而不是孩子玩機器!

 
(文/策劃部-王銳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策劃部-王銳楠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