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亮燈光的映照下,綠油油的生菜、菜心、上海青等顯得格外水靈;商戶從整齊劃一的冷柜中取出紅潤、新鮮的豬肉;四周通道暢順、干凈整潔、設施完備、布局合理;“文化墻”上還設有公益文化書法展示...這場景不是發(fā)生在超市,也不是商場,而是東鳳鎮(zhèn)一家按高標準實施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
歷時近六個月,經過精心籌備,位于中山市東鳳鎮(zhèn)的惠民農貿市場——金怡市場完成了“智慧升級”,并于1月28日重新開業(yè)。開業(yè)當天,該市場組織了食品溯源及會員促銷推廣活動,活動內容豐富,禮品豐盛。前來買菜的市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呈現(xiàn)出供銷兩旺、熱鬧非凡的場面。
據悉,金怡市場始建于1998年10月,經歷了近20年的風霜洗禮,設施顯得殘舊,不能較好滿足當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貫徹落實民生實事,積極配合做好“菜籃子”工程,在充分調研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中山公用市場斥資近千萬對金怡市場硬件設施及軟件配套實施升級改造,著力將其打造成”高端、舒適、便民、智慧“的新型農貿市場,使之成為反映當地市容市貌、人文氛圍的“城市名片”,也成為展示國有背景上市公司勇?lián)鐣熑蔚钠髽I(yè)形象窗口。
改造后的金怡市場將實現(xiàn)環(huán)境整潔、干濕分區(qū)、配套完善和智慧展示。同時,為滿足市場經營管理及居民消費的需求,金怡市場利用互聯(lián)網+、電子化系統(tǒng)、信息化設備等手段搭建起“智慧采集、智慧發(fā)布、智慧應用”三大功能場景,進一步完善了農產品溯源機制,保障食品安全;并且借助統(tǒng)一的計量秤具保證了交易公平,以及實現(xiàn)實時輸出物價指數及方便快捷的電子會員卡支付。
中山公用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金怡市場打響了貫徹落實2018年度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中“保障食品安全“實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第一炮“,后續(xù)公司將按計劃推進大涌、竹苑等市場實施的升級改造工作。
【撰文】伍杰 鐘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