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
下了船,終于開始走上古道了
剛開始路面平坦,還挺好走的。
遇到一個不知道寫了什么的石碑,很有歷史感!
然后開始有點陡峭起來,確實能感覺到以前的挑帆工人的幸苦!
這里還有一個小廟,看起來常有人供奉。
越爬越高......
回頭往下看,小廟已經(jīng)在低處。
蒼南礬山,是世界四大明礬產(chǎn)地之一,有“祖國礬都”之譽。
挑礬古道是明清時期至近現(xiàn)代礬山明礬外運的重要通道。
礬山至藻溪古道,是民國中期因赤溪和前岐海路不靖而增辟的礬山明礬外運通道。
當時,沒有車輛運載,明礬外運全靠人力用肩膀挑至藻溪上碼頭,然后運至各銷售地。
我們所走的路,就是挑礬古道的一段,沿途有河流相伴,但路途多臺階,走起來還挺吃力。
【礬山鎮(zhèn)】
600多年前,這里還是人煙荒蕪之地。傳說四川難民秦福帶著妻兒在雞籠山一石洞下避雨,一家人搬來幾塊石頭,堆灶做飯。幾天以后,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搭灶燒火的石塊被雨水淋透后風化成了沙礫,而且還夾雜著許多透明小珠子,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秦福放幾粒到嘴里嘗嘗,味道酸澀,順手扔到身邊的濁水洼地,小珠子溶化了,濁水卻澄清了。秦福的兒子中暑肚痛,喝下一碗小珠子溶化的清水竟然就好了。秦福認定它是一種仙丹妙藥,取名“清水珠”。從此,秦福常常來這里燒制“清水珠”,拿去給人澄清濁水或解暑。消息傳開,村人紛紛效仿,明礬寶藏就這樣被人發(fā)現(xiàn)了。
肉燕鋪子,有肉燕創(chuàng)始人之稱。
十來塊一碗,不吃不知道,一入口,一路登山時的那種幸苦也就煙消云散了。想不到浙南礬礦山上里也藏著這般美食。沒有太多的大魚大肉,一碗精致的肉燕餛飩,卻吃得我們幾個滿嘴生香。
這個小鎮(zhèn)是世界礬都,從前大量的礬礦就是從這里被一擔一擔的運輸出去,走了一次這挑礬古道,才切實的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苦堅韌。
此地因礬礦而興旺!
好貼,我原來在浙江跑江湖時也定了個小目標。到每個縣城住一晚,現(xiàn)在離開浙江了,還有松陽,云和,開化,常山,嵊泗五個縣沒去住過
-----------------------------
【前言】
距離溫州郊區(qū)半小時路程內(nèi),甌海的瞿溪山坳里就有一條“紅楓古道”。紅楓古道位于瞿溪的石巖屋景區(qū),由于隱藏頗深,一直罕為人知,也正因為如此,這里保留著最原始的美麗與清新。這條古道依山傍水,風光秀麗,伴有有古樹、古寺等特色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我在夏季也去過此處,如今整理一番,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槺阌媱澾@兩天再去一次,看看紅楓嘻嘻)
【景點信息】
石巖屋古道,原名分水嶺,因嶺上多楓樹又名楓樹嶺。又因嶺上的石巖屋(原名仙人屋、仙人巖)近幾年知名度高漲,故又俗稱石巖屋古道。起點位于甌海區(qū)瞿溪街道雄溪村,止于瑞安市林溪,長4.5公里,路寬1.5-2米,為原始塊石石階路。
景色預(yù)覽:
@咕嘰咕嘰古道菌 2017-11-03 09:37:47
【旅途中】
上車,開導(dǎo)航,向溫州出發(fā)!
國慶期間高速免費,此時也不是頭兩天了,路況還算可以,開下高速之后的路我就不太熟悉了,全聽導(dǎo)航在各種路上拐著,最后還真就給我導(dǎo)航到了入口的一個停車場,方便!
入口:
【吳家園水庫】
旅途的開始,是一......
-----------------------------
看起來一般般啊!
我去的都是浙江附近的地方,一般出差有空的時候就到公眾號上看看附近有什么地方好玩的去走走逛逛,我比較喜歡爬山徒步運動一下,順路有好玩的更舒心哈哈哈
石巖屋森林公園距溫州市區(qū)約15公里,市民可乘坐8路、7路、501路、505路公交車至瞿溪公交車站,然后轉(zhuǎn)乘坐鄉(xiāng)村小巴士(瞿溪—雄岙)即可到達古道入口。
自駕路線,我是根據(jù)推薦,按照著語音導(dǎo)航的提示,一路可以到達古道的入口。
市區(qū)方向去石巖屋古道,可駕車沿甌海大道一路西行,直至盡頭是一個T字形的路口,路口有圓形花壇轉(zhuǎn)盤,右拐經(jīng)瞿溪與溫瞿公路相連,可通往澤雅。左拐則是一條田間水泥公路,一路直行到底是雄溪村。進村后會看到一條河橫在公路前,橋邊是一個亭子,有很多老人在亭子里納涼休息。不過橋直接右拐,一路沿著河邊即可到達古道入口。沿途可見多個石巖屋農(nóng)家樂的招牌,很容易就到了古道入口的停車場。目前這里正在開發(fā)為石巖屋森林公園,停車場邊有整個森林公園的示意圖。
【古道漫步】
從停車場出發(fā),一路是新建的游步道,地上鋪著水泥磚,沿著方磚道路一直前行,前面是一個新建的游泳池,游泳池邊是個農(nóng)家樂,規(guī)模比較大。
對農(nóng)家樂沒有很大興趣,徑自前行。過了農(nóng)家樂,前面還是熟悉的古道,古樸的石塊路,還是當年的樣子。去時正值盛夏,一路上古楓成群,樹蔭不斷,時而山風襲來,倒也涼爽。沿途還有新栽的楓樹苗,補植在空曠之處,可以想象著幾十年,上百年之后,它們又將是參天的古楓。
@自由足球 2017-11-13 07:37:56
其實哪一條古道最荒涼,商業(yè)化氣息最少,就是最好的古道。
-----------------------------
是的!走古道最享受的就是野趣
繼續(xù)前行約20分鐘,便可見石巖屋?!墩憬≥泩D并水陸道里記》中記載的仙人屋就是這里,當時民間又稱仙人巖,現(xiàn)稱石巖屋。這是一個天然的巖洞,如一個巨大的石舌從山中深處,石舌下形成一個扁形的巖洞。洞外烈日炎炎,洞中卻是非常涼爽。巖洞高約2米,寬深約10米,擺著石桌石凳。
洞中有灶臺及水龍頭,洞邊有簡易平房和平整的小廣場,足可容納上百人。洞前路下小溪流水淙淙,小溪對面還有新建的廣場和涼亭,亦有石凳石桌。巖洞周邊綠樹參天聳立,枝葉蔽天,平常經(jīng)常有登山愛好者或驢友在此埋鍋造飯,享受野餐之趣。每年深秋,楓葉紅時,這里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在洞中盡情享受盛夏不一樣的涼爽后,繼續(xù)朝著目的地分水城出發(fā)。沒走多遠,約一刻鐘路程,又見一奇景。一塊巨石從路邊突然斜斜伸出,高約十余米,將整個路面蓋住,外形神似一只青蛙,故名青蛙巖。巖下又是十分陰涼,沿邊上簡易石臺階可上巖頂,巖頂上略傾斜,非常開闊,可容納上百人。
過了青蛙巖,一路上,仍是古樹參天。前行約十分鐘,已臨近山頂埡口。離埡口不遠,是一個新建的寺廟,名陳府廟,有盤山公路到達。
走過一小段公路,前方左側(cè)有新建的筆直的石臺階向山上延伸,臺階頂上就是分水城了。
分水城分水城南起大伏山腳,循天然山脈向北延伸至自焰山山腳,似巨蟒盤踞在山脊上,城墻兩側(cè)甚為陡峭,但目前已是殘垣斷壁。殘留的城墻長約100余米,高三至五米,厚三至六米,由條石砌成。城墻下面是一座城門,是進出古道的咽喉之地。
【結(jié)語】
石巖屋古道往瑞安方向出了分水城城門,是一條非常陡峭的古道,使得這個分水城易守難攻,在過去起了重要的防御功能。沿古道繼續(xù)前行,可至瑞安林溪,直至湖嶺。
在驛站休息一夜之后,我們又啟程往瑞安林溪的古道走去......
聽說此處,是一個隱藏在古道深處的古村落,特產(chǎn)紅柿在秋天紅棉山頭,時攝影愛好者的絕佳去處.
秋意正濃,紅柿滿枝頭,月前和幾位好友去了一趟東坪古村,美景,美食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吶。安靜古樸的小鄉(xiāng)村,在秋天里特別有意境,簡直想讓人隱居與此!
古道悠悠,林木蔥蔥,如今的東坪村迎來了盛世年華。一條盤山公路和唐時古道相向成輝,見證了歷史的昨天和今天。村里70多戶人家,多數(shù)人的房屋古色古香的原貌依舊。春聯(lián)上那些“耕讀傳家”“書禮傳家”的橫批隨處可見。
也許是浙江的經(jīng)濟發(fā)達,人煙稠密的原因,這些【古道】的商業(yè)化氣息太重了,找【野趣】,最好是去西部地區(qū)。
西部雖好,苦于瑣事纏身吶! 周末在浙江的各地走走也不錯,從各個鄉(xiāng)村,重新認識浙江了
去看銀杏的當天 我們還去泡了溫泉,現(xiàn)在正式泡溫泉的好時候,躺在暖暖的溫泉水里,感覺特別放松。
一路登至山頂,就能看到大片的杜鵑花海,簡直美呆了!深刻了解到,“莫負韶光”的含義......
這次依然是自駕前往景點,四月里春光正好,杜鵑花正在盛開,于是按照推薦去到瑞安的圣井大路古道,準備登山,賞花!
早上從溫州市區(qū)出發(fā),上高速,按照導(dǎo)航的指引開始自駕前往瑞安
高速瑞安飛云出口——新56省道——老56省道——圣井公路——圣井山
上圣井山的道路有3條,東路是許岙村至圣井古道,西路是馬嶼鎮(zhèn)大南社區(qū)許峰村至圣井古道,北路為馬嶼鎮(zhèn)大南社區(qū)楊思田至圣井古道。民間有云:“圣井三條嶺,條條通天頂。”
由于從許岙出發(fā)的這條道路自東向西,是永嘉府(今溫州)、瑞安縣、平陽縣人們上山的最近道路,據(jù)史料記載,歷代官府進行圣井祈雨活動都走這條道路,稱為“圣井大路”。因此,圣井大路古道是上圣井祈福的主要通道,人流絡(luò)繹不絕,也是古時農(nóng)戶上山開辟土地耕種、來往于大南各地村落的民間通道。
這次我們從許岙村上到圣井山頂。
根據(jù)介紹,從許岙村到山頂?shù)氖?,大概?.6公里的樣子,路面基本是塊石,是比較好走的,沒有危險的路段。
帶上一點應(yīng)用水和干糧,我們就輕裝出發(fā)了。